当前位置: 首页  最新动态
 
华侨学院承办第二届国际移民与海外华人丽水论坛圆满成功
华侨学院  2017-12-15 

12910,由丽水学院与中国华侨华人研究所、浙江省归国华侨联合会、丽水市归国华侨联合会、青田县归国华侨联合会共同主办,华侨学院承办的第二届国际移民与海外华人丽水论坛在我校成功举行,中国军事科学院战略学博士生导师彭光谦少将、中国华侨华人研究所所长张春旺、浙江省侨联党组书记岑国荣、丽水学院党委书记廖思红、丽水市政协副主席朱山华等和我校副校长蒋黎红,校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叶华松出席开幕式。

 

 

本次国际学术论坛主题为:携手共创:“一带一路”视野下侨商回归与丽水“大花园”建设,共吸引了来自海内外40多所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华人华侨研究专家、华侨代表共百余人参会。开幕式由华侨学院院长李其荣教授主持。

  

廖思红首先对与会的领导、专家学者、侨领、侨商、基层侨务干部和媒体朋友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在简要介绍了我校办学的基本情况后,她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了新时代,学校也将全面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思想,加快生态崛起,努力建设助推和服务绿色发展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她说,丽水是全国著名侨乡、浙江省重点侨乡,丽水人秉承“走遍天下、家在丽水”的家乡情结和“义利并重、以义为先”的传统美德,艰苦卓绝、勇于担当,在各领域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本届论坛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一带一路”开放格局部署和浙江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关于“谋划实施‘大花园’建设行动纲要”,立意深远,具有鲜明的新时代特征和重要的现实意义。廖思红衷心希望,与会领导、专家充分交流互动,为我校及华侨学院的发展多提宝贵意见,为丽水经济社会发展和“大花园”建设出谋划策,共商华侨华人发展大计,共谋浙江和丽水经济社会发展新篇章。

  

彭光谦指出,此次论坛的举办既“上接天时”,恰逢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的重要时刻,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时代”接轨;又“下接地利”,丽水山清水秀、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更是红军挺进师和粟裕大将曾经战斗过的地方,拥有青瓷、石雕、宝剑等驰名中外的地方特色资源,可谓是名不虚传的宝地;同时还“中通人和”,丽水是著名的侨乡,华人华侨遍布世界各地,我们要与所有华人华侨一道,架起中国与世界沟通的桥梁,并展现出中国人自古以来秉持的“共享共建、互利共赢、协和万邦”的普世价值观。他希望,本次论坛能够深刻挖掘华人华侨所代表的精神文化内涵,为中国的“一带一路”建设贡献智慧结晶。

  

张春旺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任浙江省委书记时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此次论坛的主题正是响应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再次提出的绿色发展理念,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他表示,中国正前所未有地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大力倡导和实施“一带一路”建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些都离不开遍及世界各地的华人华侨发挥桥梁纽带的作用。张春旺指出本次论坛在“一带一路”视野下探讨侨商回归意义重大,希望各位专家、学者热烈探讨、共享成果,也希望通过此次论坛,助推丽水“大花园”建设得更加美丽。

  

    岑国荣表示,在国家大力倡导“一带一路”建设的新时代背景下,浙江籍华人华侨正沿着“一带一路”的轨迹在项目建设、经贸合作等方面勇当开拓者。论坛的召开,对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推动中外经贸、文化交流,实现浙江侨务资源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他强调,要充分认识华人华侨作为中国形象在助推中国经济、传播中华文化中的重要作用;要充分挖掘华人华侨的优势,有效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要充分发挥此次论坛的平台作用,为侨商回归、丽水“大花园”建设建言献策,并积极推进研究成果的转化。

  

朱山华对莅临本次论坛的领导、专家、嘉宾表示欢迎,对论坛的顺利召开表示祝贺。他说,被誉为“浙江绿谷”的丽水,在生态文明、生态保护、旅游发展、城市文明建设等方面均走在全国前列。丽水是历史上“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是全国著名的侨乡,也是浙江省重点侨乡,有海外华侨华人和港澳同胞40多万,有归侨侨眷和港澳眷属20多万。越来越多的丽水籍华人华侨在世界舞台上展现独有的魅力。他希望,本次论坛积极关注丽水的发展,为丽水的发展出谋划策。

廖思红为长江学者令狐萍颁发名誉教授聘书;丽水市社科联专职副主席余群勇向华侨学院授予“丽水市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牌匾,并向李其荣颁发基地首席专家聘书;我校名誉教授、国务院侨办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庄国土向与会人员介绍了令狐萍专著《美国华侨通史》、李其荣专著《国际移民政策与治理》、李其荣主编《国际移民政策与治理》和《共建与共享:浙江华侨华人与“一带一路”国际学术会议文集》等关于华人华侨研究的四本新书。

  

开幕式后,先后举行侨商回归与丽水“大花园”建设、丽水生态经济发展等10个议题的七场主题论坛,并安排与会专家学者前往青田县方山乡开展实地田野调查研究。

  

已阅68人次